--記"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獲得者王佳琦">
電子報
電子報

燃信仰青春 繪實踐芳華
--記"第十三屆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獲得者王佳琦





她,堅定信仰講中國道路;肩負責任勤調研考察;甘于奉獻講惠民政策;心懷感恩助困難同學。她的青春燃燒著生生不息的信仰之火,她的芳華勤耕在汗水中熠熠生輝。
王佳琦,女,1995年8月生,漢族,中共黨員,吉林農業(yè)大學2014級生物工程專業(yè)。曾任全國大學生"井岡情·中國夢"暑期實踐專項活動管理委員會主席、臨時黨支部書記,吉林省優(yōu)秀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組織學生會長。現任吉林農業(yè)大學校學生會主席、全國活力團支部(校"生命之光"紅色教育基地)團總支書記。先后兩次被授予國家專項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個人、吉林省大學生馬克思主義自學組織聯盟社會實踐暨吉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優(yōu)秀個人、校十佳大學生、校優(yōu)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20余項;榮獲全國大學生"助學·筑夢·鑄人"主題征文三等獎、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銅獎、吉林省"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最美中國夢"高校學生講思政課大賽三等獎等獎勵20余項,在國家級期刊公開發(fā)表社會實踐相關論文4篇。
一個"高大上"生物專業(yè)學生,應該在神奇的自然科學實驗室,使用高端儀器設備,大家怎么都不會把她與通過社會實踐播種紅色圣火聯系在一起。因為對信仰的執(zhí)著追求,她在社會實踐路上,譜寫了一曲壯美的青春之歌。
氣有浩然,勤耕不輟汗水筑夢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大學伊始,在學校紅色教育基地接受入黨啟蒙教育的她被苦難輝煌的黨史深深吸引,于是經過層層選拔成為基地一名建設者和講解員。作為建設者,她協助老師帶領團隊成員查閱文獻400余部,甄選圖片60000余幅,先后為紅色教育基地增建了抗聯圖片展、復興之路圖片展、習近平治國理政專題展、"尋找我們身邊的感動"主題人物展、"新時代,新征程???--十九大精神"圖片展。通過學習讓她深刻認識到只有共產黨才能解救中國,更加堅定了她追求信仰跟黨走的決心。作為講解員,她無數次講到聲音沙啞,含著咽炎片繼續(xù);無數次忍著雙腳被高跟鞋磨出血泡的疼痛;無數次因為站立太久雙腿酸脹邁不開步;無數次因講解錯過吃飯,兩餐并作一餐;無數次的假期因講解放棄了……她先后為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以及包括我校在內近70000名青年大學生提供講解服務。每次講解時,她都倍感榮光,因為她知道,自己是革命精神的宣傳隊,紅色信仰的播種機!她的汗水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中流淌著奮斗的足跡。
躬行實踐,根植沃土信仰傳承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對黨史的不斷深入學習,越來越吸引她到中國革命的發(fā)源地去探求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成功基因,感悟精神力量。她依托學校紅色教育基地,撰寫課題連續(xù)三年中標并帶隊參加了團中央舉辦的"井岡情·中國夢"全國社會實踐專項活動。她帶領團隊在井岡山先后開展"青春與綠色同行"環(huán)保活動,舉辦"五湖四海"話信仰活動,創(chuàng)辦"凝聚青春力量,共鑄信仰人生"交流活動和"青春獻禮十九大"系列活動,中國青年報、新華網等50余家媒體對團隊活動進行報道。她時刻記得井岡山博物館那封潸然淚下的家書,"如果我在戰(zhàn)斗中犧牲,此生別無遺憾,惟一遺憾的是我們的孩子,我不曾盡到一點父親的責任……"至今她的手上還帶著信仰點亮人生的手環(huán),"受命之日則忘其家,臨陣之時則忘其親。"這就是信仰,這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時代強音!
返校后,她作井岡精神匯報交流20余場,向全省近萬名學子傳遞"讓信仰點亮人生"的崇高理念。她曾向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匯報學習十九大精神體會,先后接待吉林省委副書記高廣濱、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傅振邦等領導到學校調研時的講解;為吉林省一汽集團、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等近800個團體逾65000人的參觀學習進行講解……她先后帶領120余名大學生骨干組成10余支社會實踐小分隊,奔赴10余個省市開展科技支農、社會調研實踐活動,所撰寫的隨筆和調研報告先后被省市團委嘉獎。她參加"代理媽媽"活動,用"好故事"助力留守兒童茁壯成長;她帶領志愿者深入洮南市好田村宣講十九大精神,用"紅嗓子"助力精準扶貧;作為吉林電視臺《好好學習》欄目特邀學員,深入國家級貧困村,站在田間地壟、坐在莊院炕頭,用"好聲音"助力農民脫貧……她的身影在知行合一中綻放溫暖的光芒。
心懷感恩,百花成蜜愛心凝聚"報答春光知有處,贈人玫瑰手留香"。作為校學生會主席,她積極了解大家生活學習中的困難,與學校各部門溝通解決;她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帶領學生干部外出學習十余次;她還幫助經濟困難學生聯系勤工助學崗位,利用課余時間去食堂兼職、去超市理貨、做商場營業(yè)員等。她爭做"主流價值觀的旗手"、學生生活的"權益人"、志愿服務的"先行軍"。她得知家庭貧困的學弟患白血病無錢醫(yī)治,組織愛心義賣籌集善款。她四處批發(fā)植物多肉、礦泉水,只為找到更便宜的貨源。"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義賣得到了全校師生的大力支持和當地電視臺的報道,一點一滴的努力匯聚成生命的贊歌,在她的幫助下學弟病情得到控制,生命有了新的希望……她用感恩踐行夢想,用愛心感召更多同學迎難而上、勇往直前。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青春綻放在花開的季節(jié),責任、愛與感恩同在,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燃信仰青春 ,繪實踐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