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卓琳:擁抱江南 踏歌而行















  卓,優(yōu)秀,出色;琳,美玉也。卓琳沒有辜負這個美麗的名字。這個江南大學人文學院2015級的音樂學碩士,喜歡舞臺,喜歡聚光燈,更喜歡站在漆黑的舞臺,等待帷幕的拉開,等待燈光的照亮,等待音樂的響起……
立音———聚沙成塔卓琳已經在江南大學度過了七個春秋。7年,2555天,每天至少3小時的專業(yè)發(fā)聲練習,每月完成10首以上的曲目積累———正是在這種日積月累的枯燥練習中,卓琳的歌唱肌肉得到了鍛煉,聲音逐步立體起來。
  朱鐵志說過“讓優(yōu)秀成為一種習慣”,這或許要基于一定的天賦,卻更需要后天的努力與勤奮。作為藝術專業(yè)的學生,舞臺是最好的專業(yè)訓練場,然而,想要爭取到演出機會,想要屹立于舞臺中央需要有一定的專業(yè)實力。在導師的培養(yǎng)下,卓琳逐漸在學院的晚會中嶄露頭角。慢慢地,她踏上了學校的舞臺。從2012年登上江南大學元旦鐘聲晚會的舞臺并演唱晚會的第一首歌曲開始,此后的六年,卓琳從最初的緊張青澀到游刃有余,都要感謝這個舞臺。
  卓琳在不斷積累學習的過程中逐步獨挑大梁。2012年,她加入江南大學合唱團,開始只是作為不起眼的一個普通團員站在舞臺的角落,為了能夠站在舞臺的中央,她更加勤奮地練習,終于在2013年成為聲部長,負責女高音聲部的日常排練和管理。2014年起擔任江南大學合唱團團長,打理合唱團大大小小的演出事務,輔助老師負責合唱團常規(guī)的專業(yè)訓練。2015年參與組織了在無錫大劇院舉辦的“夢回江南”江南大學合唱團專場音樂會,這是屬于成立10周年的江南大學合唱團的一次展示,展示了屬于江南人自己的藝術之聲。清新嘹亮的和諧歌聲、活力四射的舞臺表演仿佛江南大學的名片一般,展現(xiàn)了學校高層次的藝術水平,得到業(yè)內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的好評與稱贊。面對這些夸贊,作為團長的卓琳既感驕傲又倍感壓力。但壓力亦是前進的動力,為了合唱團更好的發(fā)展,卓琳不斷地打磨自己的聲音,不斷學習演唱的技巧,也不斷幫助團員們,認識自己的聲音,強化融入集體的聲音概念。此后合唱團多次受到演出與比賽邀請,卓琳和伙伴們已將江南大學的聲音傳遍整個無錫———在第四屆大學生文藝展演中獲得專業(yè)組一等獎;在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等共同主辦的江蘇紫金合唱節(jié)中,獲青年組銅獎;參演無錫市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七十周年“家鄉(xiāng)美”合唱音樂會;無錫市長征勝利80周年“偉大的征程”大型交響合唱音樂會……水滴石穿,積沙成塔,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得益于二千多個日日夜夜辛勤的練習,也得益于江南大學一路的陪伴與悉心的教導。這讓卓琳擁有足夠的實力能夠成為江南大學聲音的傳播者,能夠將江南大學唱進每一個聽過卓琳歌聲的人的心里。
  拋聲———厚積薄發(fā)經過本科四年的打磨,卓琳的歌聲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與欣賞。在研究生學習期間,卓琳受聘為江南大學總工會聲樂興趣班指導老師以及無錫市市級機關歌唱俱樂部聲樂指導老師。黨的十九大前夕,卓琳指導并指揮了無錫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無錫市質檢系統(tǒng)、中國石化無錫石油分公司等多支隊伍參加了無錫市級機關工委組織的“砥礪奮進共筑中國夢”喜迎十九大合唱比賽,每支隊伍都取得優(yōu)異成績。這是卓琳將江南之聲唱響的第一步,也更堅定了卓琳要將江南之聲傳播得更遠的信心與決心。
  在多年學習的過程中,卓琳參加過很多歌唱比賽與表演,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形成了極具江南特色的臺風。2015年暑假期間她隨校藝術團“文藝大篷車”走進四川遂寧,將江南人的聲音傳播到了巴蜀大地,2016年,卓琳作為領唱帶領江南大學合唱團參與CCTV“歌聲與微笑”欄目組《家鄉(xiāng)美》系列錄制,這一次卓琳和伙伴們頂著零下的嚴寒在校內以及長廣溪濕地公園進行錄制,短短8分鐘的鏡頭,他們拍了整整8個小時,只為將江南人精益求精、認真嚴謹?shù)娘L貌展現(xiàn)給全國人民。節(jié)目播出后好評如潮,作為江南大學合唱團的團長,卓琳十分驕傲與自豪,她真的將江南的聲音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在國家級的媒體上亮出了來自太湖之濱江南大學的“歌聲與微笑”。
  2017年卓琳作為江南大學合唱團的代表組織并參演了文化部“中國歌劇傳承發(fā)展工程”重點扶持項目、江蘇省文化廳、無錫市人民政府聯(lián)合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劇《二泉》?!抖分v述了無錫籍民間藝術家華彥鈞(阿炳)的一生,劇情以其與其苦難命運抗爭為發(fā)展主線,最終落腳在其對音樂、對光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反映了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劇中融入了錫劇、江南小調以及無錫地方民歌等民族音樂元素。江南大學合唱團在本部歌劇中是合唱擔當,而對于在舞臺上又演又唱的卓琳來說責任更加重大。因此她不斷地向前輩們學習,不斷地練習唱腔,不斷地鼓勵并幫助團員們。正是由于這樣的努力,同學們的專業(yè)水平與團隊素養(yǎng)得到了黃定山總導演以及主演“阿炳”的扮演者王宏偉老師的高度評價。也正是由于這樣的實力,他們的歌聲才會在無錫人民大會堂和無錫大劇院響起,才會從江蘇大劇院唱到北京新清華學堂。新清華學堂的那一次演出令卓琳終生難忘,當晚座無虛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全國政協(xi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文化部、江蘇省政府等重要領導人出席并觀看了演出,表演結束后各位領導親切的問候與真誠的夸贊讓卓琳明白江南的歌聲真的可以在這片廣袤的神州大地上回蕩。
  同年,卓琳還帶領江南大學合唱團參與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江蘇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與昆山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江蘇省廣播電視臺承辦的“兩岸情一家親———兩岸交流合作30周年中秋主題晚會”,這一次,卓琳將江南的聲音傳到了海峽的彼端。
  聚沙成塔地積累,卓琳的聲音以完美的真假音比例“立”起來了,在此基礎上,卓琳將自己的聲音“拋”了出去,“拋”到了北京,“拋”向了臺灣,“拋”向了全國。
  卓琳于江南大學成長,卓琳亦是一張江南大學的聲音名片。今年的卓琳,即將畢業(yè),帶著這些成績,卓琳在無錫大劇院舉辦了自己的個人獨唱音樂會———“卓琳用歌聲報答愛”。作為江南大學第一個登上無錫大劇院的在校學生,也是有史以來在無錫大劇院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聲樂演唱者中最年輕的一位。歷時兩個小時的演唱會,是卓琳江南聲音的又一次回響,兩個小時的歌聲里,蘊含著卓琳一路走來的沉淀與積累,更包含了江南大學對卓琳的哺育之恩。這場獨唱音樂會為卓琳走向更大的舞臺夯實了基礎,在不遠的將來,卓琳將遠赴歐洲學習深造。
  江南的舞臺給了卓琳最珍貴的開始,她堅信,自己的歌聲會讓無數(shù)人了解了江南大學,未來的日子她將帶著江南的歌、江南的情綻放在更廣闊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