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邦琪

徐邦琪(左二)與李天明(右二)在EAC會議
挎著小布包、穿著棉麻長裙、見人未語總先笑,這讓徐邦琪看著像是隔壁宿舍的 “森女系”學姐。
學生們確實私下叫她 “邦琪姐姐”。這位來自寶島臺灣的邦琪姐姐,平時說話軟糯、眉眼彎彎,工作起來卻有種當仁不讓的“虎氣”。從美國回國工作4年來,她專注攻克全球氣象界公認的難題———延伸期預報,不知不覺間已成為全國十佳優(yōu)秀青年氣象科技工作者、江蘇省特聘教授以及別人眼中的“大?!绷恕?br> 她是科研 “小迷妹”:科學會讓人發(fā)光在去美國之前,徐邦琪一直是在“不確定”和“試試看”的狀態(tài)中度過的,這似乎和大家想象中早早就定下宏偉目標、并為之奮斗終生的科學家形象不太相符。
從小喜歡文學,常獲作文競賽獎項;高中開始對地球科學產生興趣,又拿下了臺灣高中生科學展地球科學組第一名,徐邦琪也難以逃過這個困擾許多人的問題:學文還是學理?
同時獲得保送臺灣大學和臺灣師范大學的機會,是去臺灣大學一心攻讀大氣科學,還是去臺灣師范大學學習領域更廣的地球科學?
大學畢業(yè),是在中學從事收入不錯又穩(wěn)定的教師工作,還是繼續(xù)深造成為就業(yè)難的臺灣“土博士”?
博士畢業(yè),是到臺灣氣象業(yè)務部門工作,還是出國做博士后研究,試試走科研之路?
……每一次,徐邦琪都在百轉千回的思慮后,選擇了后者。她不急躁,更不懼錯了再重來。徐邦琪形容自己并不是一個很擅長決斷的人,而在旁人看來,這更是一種非功利的、也非“有用至上”的人生哲學。徐邦琪很少在一開始就給自己設定一個必須完成的框框,“人生的路那么長,每件事都有各自的樂趣,不多試試怎么知道呢?”
直到博士后階段,徐邦琪才確定要走學術這條路。2007年,夏威夷大學終身教授、我校千人計劃專家李天明來到臺灣講學,講臺上的他思維極快,隨手一揮就能提出一個問題的十種解法,充滿無盡的活力與創(chuàng)造性,大有揮斥方遒、沙場點兵的將軍架勢。這樣的場面鎮(zhèn)住了年輕的徐邦琪,大專家在學術前的神采飛揚令她崇拜不已?!盀楹蚊鎸ν瑯拥膯栴},我們做來煩躁地想揪頭發(fā),他們卻那么津津有味、百思不厭?”徐邦琪發(fā)現(xiàn),也許有了正確的打開方式,科學真的會讓人熠熠生輝。
帶著“小迷妹”靠近偶像的心情,彼時認為自己還是學術圈外人的徐邦琪申請了李天明的博士后,這一做就是四年半。出乎徐邦琪的意料,這是她突飛猛進的一個階段,很大程度拓展并更新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白x博士時沒給自己什么壓力”,徐邦琪坦言,博士期間主要研究的是兩個時間尺度系統(tǒng)之間的作用,可以沿用前人的一些方程算法;但在博士后階段,李天明指導徐邦琪開始探討多個天氣尺度之間的相互作用,以獲得對天氣和氣候系統(tǒng)動力學更深入的了解。這并非一件易事,因為每加入一個尺度,就會使問題復雜得多。幸運的是,徐邦琪做到了。雖然她自覺摸到門道的時間比較晚,但比起直奔主題,前期多方向的試探、摸索與積淀,讓她具有更廣闊的視野、更跳躍的思維和更充分的耐心。
回想起當初自己的選擇,徐邦琪感到慶幸。李天明從不催促施壓,既給足成長的空間,又手把手、事無巨細地指導,常常提供極具開創(chuàng)性、非常規(guī)化的解決思路……在沿著科學草原的邊緣尋尋覓覓走了很久之后,她似乎突然找到了那個原本隱秘的小入口,進入之后便是豁然開朗的康莊大道。
她確信,總有一天,自己也會因科學而散發(fā)光芒。
立志攻克世界難題:祖國大陸有好平臺夜里十點,寒氣氤氳了門窗,氣象樓303室仍燈火通明,徐邦琪辦公室的三臺電腦還在高速轉著計算程序和數(shù)值模式,一盞雅致的宜家落地燈讓辦公室多了些家的溫暖?!八寄棉k公室當家了”,提著一壺滾燙的姜茶走進辦公室,曾經(jīng)是徐邦琪的學生、現(xiàn)留校工作的楊悅為徐邦琪“操碎了心”,“老師有時為了一個方程能從下午兩點算到晚上九點,連飯都顧不上吃。”楊悅就常常磨著媽媽做些姜茶和營養(yǎng)品帶給徐邦琪,還得看著她喝下去才安心。
連學生都為自己的健康操心,徐邦琪也覺得很不好意思。但她確實又不是刻意要成為苦行僧式的研究者,只是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對某個科學問題著了迷。例如她最近正嘗試將動力模式和統(tǒng)計模式結合對災害天氣進行延伸期尺度的預報,希望利用動力模式預報的低頻大尺度信號,通過背景場和天氣尺度相互作用的物理過程和統(tǒng)計關系,進一步對天氣系統(tǒng)進行提前10-30天的預報。
近年來,數(shù)值模式對短期天氣預報和長期氣候預測的能力均有顯著提升,然而,介于二者之間、10-30天的 “延伸期”天氣預報至今仍是氣象學界的一大難題。短期天氣預報主要為初值問題,氣候預測主要為邊值問題,延伸期尺度預報既是初值問題、又是邊值問題,從而更加復雜。
難度越大,就越能激起徐邦琪的挑戰(zhàn)欲。她一直對延伸期預報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充滿興趣,很大程度上也因此選擇來到祖國大陸?!芭_灣地方比較小,許多學者關注天氣系統(tǒng)和短期天氣預報的研究,而大陸受季風影響,地理特征復雜多變,更適合做氣候研究?!痹偌由铣渥愕慕?jīng)費、高性能的實驗設備、協(xié)作互助的科研團隊,使得越來越多的學者選擇來到祖國大陸工作。徐邦琪很快為改進延伸期預報模型做出了貢獻,她主持的“大氣低頻振蕩與江淮地區(qū)災害天氣的延伸期預報”省杰青項目,建立了適用于我國南方和江淮流域的延伸期統(tǒng)計預報模型,可以提前20天對南方和江淮地區(qū)的降水進行有效預報。
在南信大,徐邦琪并不是科研上的“獨行俠”。徐邦琪的同事李艷就常常找她討論問題,獨特的學術背景讓她擁有廣博的知識面,“她好像什么領域都懂,而且很樂意幫助別人,自己的數(shù)據(jù)、程序都可以共享。”徐邦琪也常常受到前輩的指點,不久前王會軍院士和大氣院院長陳海山還特意把她拉到辦公室,幫她一點一點地修改基金申報書,從科學問題到表述方式,甚至連標點符號也不放過。
經(jīng)過長期不懈地鉆研,國家氣候中心敏銳地看到了徐邦琪研究的重要意義。如果能夠提前10-30天進行精確的延伸期預報,那么就能大大降低如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澇、2008年初南方持續(xù)性低溫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徐邦琪和李天明研發(fā)的 “時空投影模型技術方法”通過業(yè)務應用轉化,目前已經(jīng)成為國家氣候中心的業(yè)務預報系統(tǒng)之一,可以對全國降水和氣溫進行延伸期時間尺度的實時預報,更在2013年亞青會、2015年閱兵儀式等重大活動中進行氣象保障,填補了我國過去在延伸期尺度預報的空白。
年輕的徐邦琪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在教科書《In鄄traseasonalVariabilityintheAt鄄mosphere-OceanClimateSys鄄tem》再版時,特別增加收錄了徐邦琪發(fā)表的兩篇有關天氣尺度升尺度反饋季節(jié)內振蕩的研究論文;在2016年發(fā)表在地球物理學權威期刊 《ReviewofGeophysics》的論文中,她的研究被評價為 “首次定量揭示了海洋反饋對季節(jié)內振蕩發(fā)展的重要機理”;國際著名專家Maloney教授也曾贊揚她的研究 “可使擾動影響季節(jié)內振蕩的潛在重要性得以完善”。
徐邦琪開始成為別人眼中的“發(fā)光體”。
學生中的人氣王:“她比親姐還親”
2017年上半學期,在余錦華教授為大二學生講授的 《現(xiàn)代氣候學》課堂上,出現(xiàn)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身影。這對她而言是一門再基礎不過的課程,但課堂上卻一直奮筆疾書,足足記滿了一整本筆記。同學們不禁對此議論紛紛,這位大名鼎鼎的年輕女老師為何會出現(xiàn)在這里?
課程過半,當徐邦琪接過余老師手中的接力棒站上講臺時,同學們找到了答案。多年埋頭科研,這是徐邦琪第一次承擔教學任務,她極其認真地備課,跟著學院有經(jīng)驗的老教師聽課學習,仔細地斟酌教學方法。“美國的課堂是開放式的,而中國的課堂常常是封閉式的”,徐邦琪經(jīng)過慎重地研究,決定采用“半開放式”的授課方式,既重視知識的傳授,又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討論和展示,“更利于學生的成長”。
她的課程帶入了更多的科研元素?!罢n本知識的更新畢竟沒有那么快,因此我會在課堂上講一講近十年科學研究的新發(fā)現(xiàn)?!彪m然是基礎課,但是學生們卻大大開闊了眼界。大家珍惜博導為本科生授課的機會,課后主動查閱徐邦琪在課堂上提到的文獻,找尋自己感興趣的知識點做成報告,下課后更是常常找徐邦琪討論。
學生們既敬佩徐邦琪的學術造詣,又喜歡她溫柔親切的處事風格。當2015級氣科2班的趙儀欣在綜合素質與創(chuàng)新課上再次見到徐邦琪,立刻和同學在課桌下?lián)粽?,“又能上徐老師的課真是太好了!”她喜歡徐邦琪在課堂上點名時親切地問“儀欣來了嗎”,也記得當有同學幫徐邦琪搞定電教設備時,她欣喜地感激 “要不要擁抱一下”,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好老師。
除了課堂深受學生喜歡,徐邦琪的研究生名額也一直很緊俏,因為她的學生無一不驕傲地向同學“推銷”自己的“邦琪姐姐”。她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從不發(fā)脾氣,對學生說出最嚴格的話就是“我建議你……”。“邦琪姐姐今天沒吃晚飯和我討論了三個小時”、“邦琪姐姐為我改英文論文,等于重寫了一遍”、“邦琪姐姐讓我去香港和韓國開學術研討會”、“邦琪姐姐又給我們帶鳳梨酥了”……在自己學生不遺余力地“炫耀”下,其他學生在導師出差時也常來找徐邦琪求教,她一向來者不拒?!坝幸粋€學長的問題比較復雜,導師又不在國內,徐老師不僅花很多時間和他討論,還幫他修改論文?!毙彀铉鞯牟┦可X伊恬說。
“她真的比親姐還親。”楊悅常常將一件事情掛在嘴邊,以證明自己的導師有多好。那是她臨近畢業(yè)的一天,生活和求職上都受到不小的打擊,再加上論文進度又出現(xiàn)了問題,難以承受壓力的她在徐邦琪辦公室失聲痛哭。整整一下午,徐邦琪一邊溫柔地為她擦眼淚,一邊幫她改好了最重要的一張數(shù)據(jù)圖。聽著老師平和舒緩的開導,看著她花四五個小時幾乎重畫的圖,楊悅的心漸漸安定?!拔乙惠呑佣疾粫浰龑ξ业暮??!睏類傉f。
徐邦琪卻從未覺得自己對學生的付出有多么特別,她對誰都容易交心。她會在跨年夜帶著學生們“嗨”一下,周末約同事一起運動或逛街吃飯,午后邀請朋友一起喝下午茶聊聊天。一個人的時候,她就常在家刷美劇、看閑書,也常會為了喝杯喜歡的咖啡跑上五公里,日子愜意又舒適。
想家的時候,徐邦琪隨時都可以背著她的小布包登上飛往臺灣的飛機,“2個小時就能到家”,這是她滿意的生活。(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