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報
電子報

教無定法 貴在得法——2017-2018 學年度課堂教學獎大賽有感




  臨近暑假,學校精心組織的“課堂教學獎”大賽拉開了帷幕。我有幸作為文科組的評委全程聆聽了來自中文、歷史、外語、管理、思政、教科、經濟等學科25位教師的課堂授課。這是一場高質量的教學展示,一場高水平的教學角逐,更是一場教師個性魅力的展現,可以感受到每位老師對講課內容都經過了充分準備、精心策劃,授課中精神飽滿、感情充沛、全力以赴。老師們能針對教學對象及教學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充滿活力,很多亮點可圈可點。這場比賽也促使我們對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行深度的思考。
  如何上好一門課?如何上好一堂課?這是作為教師應該時常思考的問題。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有一定的規(guī)律和基本方法,但又非機械教條一成不變,貴在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方式方法的得體運用。上好一門課的基礎是上好每一堂課,一堂好課是師生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是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啟迪,是教師個性風采和人格魅力的激情綻放。這次“課堂教學獎”大賽,有些亮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如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方面,老師們精心設計,準備充分,結合各自學科的不同特點,風采各異,色彩紛呈,使得整個課堂教學能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跟著老師的思路走,課堂氣氛活躍,如萬慶老師的思政課“共產主義為什么能實現”,能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通過精美的課件,生動的事例,幽默的語言,得體的態(tài)勢,豐富的表情,賦予整堂課極大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師生互動,氣氛熱烈,這樣的一堂課能拓展視野,能啟迪思考,學生愛聽喜歡聽,怎能不受學生的歡迎!整堂課設計合理,貴在得法,可以說是教學有法而又教無定法的飛躍和升華。
  記得美國教育活動家帕克·帕爾默在《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講到:“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于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教師不是教書匠,教學相長,學生在教師的培養(yǎng)中成長,同時教師在學生的成長中發(fā)展。一堂好課不僅是圍繞中心,講解透徹,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而且還應該閃爍著教師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光輝。一堂好課貴在得法應該是教師崗位能力內功和外功的完美結合和綜合體現。當然這次大賽,個別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注重突出技能性,忽略內涵性,形式大于內容,華而不實,言而無物,還應該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面對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和跳躍的心靈,教師職業(yè)決定著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是塑造心靈的特殊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目標,一堂好課好在有法,貴在得法。要上好每一堂課,教學得法的前提就是我們教師要做一個不斷學習的人,善于思考的人,勤于教改的人,敢于創(chuàng)新的人,那么,我們的教學課堂就一定會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