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之旅
很榮幸作為藝術團團員第四次跨出國門進行文 化交流演出。每一次的演出都讓我成長,都給我留下 了珍貴的回憶。此次活動可以用兩個“最”來總結。
最具考驗的一次訪問演出從得知國家漢辦組織高校赴美國進行文化交流的 那天起,藝術團與學校相關部門就開始了一系列的準 備工作。從團員的選撥、演出節(jié)目的選擇,到節(jié)目的錄 制剪輯以及相關材料的準備等,大家經常加班到深夜。 作為助理,我第一次參與了其中的一些工作。工作中才 發(fā)現原來這些準備工作是那么繁瑣,好多問題都不是 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終于到了12 月2 日那天,團隊簽證的日子。說起 簽證,也是非?!绑@險”。因為早就聽說美國的簽證官 會時不時地、沒有理由地拒簽幾個人。所以去之前大家 準備了很充分的材料。當時輪到我的是一位最“嚴厲” 的簽證官(聽說這位簽證官是經常給人家無理由拒簽 的女士),可是我的一個微笑、一聲中文問好最終“征 服”了她,她也對我報以微笑,在詢問了幾個問題后,一 句“恭喜你,通過”讓我第一個拿到簽證。隨后這位簽 證官更是改變常規(guī)的面試方式,讓我們團友三個一組 進行面試。一旁的工作人員都朝我們豎起拇指說:“你 們太厲害了,從沒見過她心情這么好。你們很幸運啊。” 就這樣,滿滿兩袋的準備材料都沒有派上用場,我們都 有驚無險地順利拿到了美國簽證。
最富激情的一次訪問演出這次演出接待我們的是當地的華僑和校友們。他 們的熱情,讓我們在演出時更加充滿激情。每一次掌 聲,每一次謝幕對我們來說都尤為珍貴。我們自豪,我 們正在把中國文化通過我們的方式傳遞給世界人民; 我們自豪,美國的許多學校開始學習漢語,學習中國 文化。
在舊金山成功演出后,校友還邀請我們去家里做 客。第一次和這些大師兄、師姐在異國他鄉(xiāng)進行交流 感到特別親切。他們中,有曾經是藝術團舞蹈團的老 隊員,給我們分享了她當年的劇照。大師姐看到我們 如今的成績感慨萬千;他們中,有化學專家、新聞界著 名人士,但大家談論的更多的是只屬于師大人的家常 話———麗娃河畔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難忘今宵的旋律在加州郊外回蕩。那里寄托著大 家對祖國的祝福,對學校燦爛明天的期盼。短短14 天 的交流訪問演出結束了,但心中的激情卻沒有休止的 那一刻。 (作者為演出中方主持人 袁瓊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