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電子報

時代節(jié)拍 校園弦歌





  《樂山師院報》200期終于在即將迎來2012年春光的時刻與讀者見面了,這既是校報前行道路的一個里程碑,更是校報人獻給師生員工的一份厚禮。從1981年11月編輯出版第一期《樂山高師》到現(xiàn)在校報走過三十個年頭,從2000年9月出版第一期《樂山師院報》到現(xiàn)在校報走過十一個年頭。這是一段和著師院薪火相傳、弘毅自強發(fā)展節(jié)拍的歷程,作為校報人我們參與、體驗和見證師院這一路的奮斗、一路的輝煌,更為自豪的是我們一路在客觀真實地記錄、飽蘸感情地書寫,通過這份報紙我們力求能宣傳好學校一路改革發(fā)展的探索和成就;力求能承載起一代代師院人勵志創(chuàng)業(yè)的希望和付出;也力求在將來回首這段歷史時能讓牽掛師院的每一個人寄托那份厚重的情感,幫助他們緬懷那曾經的努力和追求。
  兩百期,校報編輯部承前啟后,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著力貫徹黨和國家新聞宣傳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guī),著力宣傳學校的改革發(fā)展,著力謳歌身邊榜樣,著力讓莘莘學子能從校報的字里行間感受陽光、體會振奮、汲取力量。從學校的開拓創(chuàng)業(yè)到辦學成果的輝煌,從領導干部的率先垂范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強,從教職員工的愛崗奉獻到學生的篤學踐行,從30周年校慶到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從社會實踐到抗震救災,從校企合作到服務地方建設經濟發(fā)展,從教學改革的推進到人才培養(yǎng)的對接,校園的這所有都是校報人情牽筆耕的故事,都是《樂山師院報》力透紙背的報道。所以這兩百期的每一個版面、每一篇報道、每一段文字都凝聚著校報人的責任,傾注著校報人的情懷。我們校報人一直在努力,讓有限的文字為讀者提供無限的精彩。
  十一年,雖然我們校報編輯部人員自始至終,甘守十平方的簡陋,但當每年那一隊來自全國各地青春年少的大學生進入學生記者團時,我們就涌起一種希望與寄托;兩年、三年當這群風華正茂的年輕人與我們一起推敲、一起打磨一篇篇新聞稿件,體會新聞的艱辛與責任時,我們就滿懷一種喜悅與憧憬;當每年那幾十個才氣勃發(fā)的俊男靚女闖進新聞前線,注解“妙手著文章,鐵肩擔道義”的內涵時,我們就洋溢一種感慨和滿足。
  兩百期,十一年。這也許是一個簡單的數字,但當校報在校園的每一棟學生宿舍、在每一間教室、辦公室甚至家庭傳遞,宣傳了學校改革發(fā)展的成就、振奮了師生員工開拓進取的精神、聯(lián)系起師生員工那一起蕩漾的情感,也許這樣的數字蘊含的就是無價的陽光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