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技巧
新聞宣傳無小事。特別是黨報,有著特殊的政治屬性,發(fā)生見報差錯輕則影響公信力,重則造成不可挽回的政治影響。在互聯(lián)網時代,報紙上的差錯會因社交平臺與自媒體裂變式傳播而放大不良影響。因此,黨報工作者要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防堵差錯的重要性,采寫、編審、校檢各環(huán)節(jié)齊發(fā)力,力爭實現(xiàn)“零差錯”目標。筆者結合黨報編輯工作實踐,談談新聞報道常見差錯表現(xiàn)...
有人說“稿子是改出來的”,這話對搞新聞報道的人來說,并不科學。因為新聞稿件是以事實為核心的,再怎么改,也不可能將事實改變??梢姡薷闹荒苁怯邢拗频母膭?,單憑修改,不會改出好的新聞作品。事實上,許多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恰恰是一氣呵成的,并不要做大的政動。對初學寫作者來講,所寫稿子大都是幾百字、幾十字的短新聞,哪能憑修改就能上頭版頭條呢?
我也聽說過一句話,叫“稿子是改出來的”,這與三分在寫,七分在改”大概是一個意思。修改果然比寫作本身更重要嗎?我的體會是——
你遇到的難題,我初學寫作時也遇到過。寫文章跑題這一現(xiàn)象,就是不會圍繞主題做文章所致。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呢?
編輯當久了,多少會有些怪癖。比如我,收到稿件不是立馬瞅第一行,而是找引號。這大概屬于創(chuàng)傷應激障礙的變種吧——拜經年累月的壞稿子所賜,尤其那些「零對話」的長文,甚是傷身,讀著就像塞了一嘴煮過火的雞蛋黃,噎得五臟六腑都要出來找水。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下什么叫“超前思維”。所謂超前思維,通俗一點講,就是指用預見性考慮問題的本領。那么,采寫新聞需要不需要這種預見性呢?